暖心服务 各地各部门为高考考生逐梦路保驾护航
暖心服务 各地各部门为高考考生逐梦路保驾护航
暖心服务 各地各部门为高考考生逐梦路保驾护航
开栏语: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(de)二十届(jiè)三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(yāoqiú)和对档案(dàngàn)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进一步(jìnyíbù)深化(shēnhuà)全省档案编研开发工作改革创新,提升全省档案编研开发一体化水平,打造鲁档文化服务品牌矩阵,山东省档案馆在全省综合档案馆中开展“一馆(yīguǎn)一品”档案文化服务品牌创建展示活动(huódòng),经组织推荐、评估认定,首批推出30个主题突出(tūchū)、特色鲜明、成效明显的档案文化服务品牌。为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,特开设“山东省首批‘一馆一品’档案文化服务品牌展示”专栏,展示各级综合档案馆品牌创建成果,营造改革创新、争先(zhēngxiān)创优良好氛围,推动全省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。
本期推出青岛市崂山(láoshān)区档案馆:“史记崂山”。
青岛市崂山区档案(dàngàn)馆秉承严谨求实的历史(lìshǐ)态度,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职能,全面收集、整理、保护、利用档案资源,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(zuòyòng)。
(一)用文字和照片记录(jìlù)留存崂山(láoshān)优秀历史文化(wénhuà)。立足职能定位,持续推进档案史料研究,对崂山史料进行(jìnxíng)全面梳理、整理、编研成书,逐渐形成了有期刊(qīkān)、有著作、有综合(zōnghé)成果,从志(zhì)书到党史的全方位、立体化(lìtǐhuà)、系列化的崂山历史文化成果体系,精彩展现崂山历史风貌,形成了6类、290余本(běn)、9000余万字的一整套社会各界了解崂山历史文化和区情(qūqíng)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一是连续编印《崂山春秋》期刊。创刊于(yú)2003年(nián)9月,已连续编印86期,出版(chūbǎn)精编(jīngbiān)本1部(bù),发表各类文章2300余篇,文字达500余万字,发行36000余册(cè)。通过设置“档案解读”“旧文品史”“陈迹旧影”“岁月留痕”“今日崂山”“崂山探究(tànjiū)”等(děng)栏目,打造赓续文脉“资料库”、服务发展“推进器”、传承文明(chuánchéngwénmíng)“活教材”。二是编纂崂山地方(dìfāng)志书类编研成果。出版《崂山区志》,是一部关于崂山的“通史”;出版街道志、139部村志、10余部部门志和校志、民俗志、史记崂山等,积累了5000余万字的地方史志资料。三是编写崂山图志系列丛书。自2010年开始编纂,以图片为主、文字为辅的形式,记述崂山区自然风物、政治经济、城乡建设(chéngxiāngjiànshè)、文化教育、社会生活等方面(fāngmiàn)历史与现状。已出版《风物卷》《村落卷》《传统民居卷》《崂山森林公园卷》等9卷/册。四是编写崂山方志文化系列丛书。自2011年开始编纂,已出版《沧桑(cāngsāng)纪事》《文化经纬》《乡情民俗》《〈崂山志〉校注(jiàozhù)》《游崂闻人补录》《道教寻踪》《〈崂山太清宫志〉校注》《史迹(shǐjì)觅踪》《崂山儒学源流》《崂山碑记辑注》等11卷,从历史、文化、民俗、古籍、人物等各个角度展示了崂山博大璀璨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。五是编写崂山红色历史系列。编纂《王星五》《王进仁(wángjìnrén)》《王毅》崂山革命先驱系列,出版《中共(zhōnggòng)崂山地方史第二卷》《中国共产党崂山区历次代表大会》《中国共产党崂山历史大事(dàshì)专记》《崂山抗战》《崂山组织史资料(2003.1-2017.3)》《红色崂山》《图说崂山党史》等党史成果。六是编纂《崂山年鉴(niánjiàn)》系列。自2005年创刊以来,已连续出版20卷。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全面了解崂山的工具书。
崂山方志文化(wénhuà)系列丛书
(二)用图片和实物(shíwù)记录展示崂山(láoshān)优秀历史文化(huà)。注重开放办馆,深入(shēnrù)挖掘(wājué)崂山档案资源,建成(jiànchéng)“走进崂山”地情展厅、崂山党史馆、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(zhǎnshìguǎn)和档案文化广场(guǎngchǎng),累计接待参观(cānguān)人数6.7万余人次,打造了(le)社会各界了解崂山历史文化的窗口。一是建成“走进崂山”地情展厅,记录展示崂山地情文化。面积1300平方米,以(yǐ)山名演变、特色资源、民俗风情、德日之战、崂山解放、新业初建、改革浪潮等20多个篇章为表现形式,展示了崂山区(láoshānqū)域内自然地理、历史沿革、政治经济、文化社会、民俗风物等概况,被(bèi)评为为山东省中小学档案教育实践基地(jīdì)、青岛(qīngdǎo)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二是建成崂山党史馆,记录展示崂山红色文化。面积200平方米,以时间(shíjiān)为轴,采用文字、图片、实物、声像(shēngxiàng)等形式,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展现中共(zhōnggòng)崂山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。该馆是崂山区常态(chángtài)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,被评为山东省党史宣教(xuānjiào)基地等。三是建成青岛市首个民俗档案展示馆,记录展示崂山民俗文化。面积600平方米,分为传统民居场景复原区及石匠、木匠、瓦匠、渔业、童趣、中医等板块展示区,展览老物件2000余件,全面系统展示了崂山民俗文化,在(zài)城市更新中留存了发展记忆,延续了乡韵乡愁,传承了历史文脉。四是(sìshì)建成档案文化广场,记录展示崂山档案文化。该广场位于牟家社区,将档案文化视觉化、形象化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走近群众身边,使大家在休憩健身、静谧身心的同时,感受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。五是先后举办10余个综合性(xìng)展览。抓住重要节日、重要纪念日,先后举办了庆祝崂山建区30周年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览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、纪念改革开放40年、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、庆祝青岛高科园(gāokēyuán)建园20周年等10余次全区性展览,参观人数10余万人次。
(三(sān))用声音和图像记录宣传崂山优秀历史(shǐ)(shǐ)文化。注重守正(shǒuzhèng)创新,在加强编研的同时,注重丰富表现形式,依托新媒体,精心谋划录制口述史、制播微(wēi)视频、拍摄(pāishè)专题片、制作(zhìzuò)动漫作品等(děng)(děng),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作品,讲好崂山故事。一是持续开展口述史采访活动(huódòng),制作口述历史档案。先后开展“我的初心(chūxīn)”口述史采访、“新崂山新发展”口述历史等活动,邀请老党员、各行业群众代表、老领导等口述亲历、亲见、亲闻(qīnwén),再现经济社会发展、百姓生活变迁(biànqiān)、城乡风貌更新。录制10期“崂山乡音”视频,以文字、影像(yǐngxiàng)的形式,录制崂山方言并整理保存,唤醒崂山乡土记忆。开展地方特色生产活动口述史,完成22位渔民采访,编纂出版《崂山渔民口述史》。与崂山融媒合作开办《讲述崂山》电视栏目(lánmù),崂山人用崂山话(huà)讲崂山事给崂山人听(tīng)。二是坚持深挖细研,拍摄制作“崂山记忆——聆听老物件背后的故事”。依据实物档案征集实际状况以及展览展示重点,聚焦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老物件,选题拍摄大瓮、钟表(zhōngbiǎo)、“崂味道”卡子、船承共十五期视频,浏览量突破100万人次,引发对崂山民俗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广泛(guǎngfàn)关注,有效提升崂山档案工作的影响力。三是深入挖掘红色(hóngsè)档案资源,拍摄红色短视频。拍摄制作以英模人物、精神谱系、红色资源为主题(zhǔtí)的红色文化短视频,完成了《抗战烈士陈振麓》等12个视频制作,制作《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往事》在山东卫视“共产党员”栏目播出,制作了“中山路除叛”“崂山抗日游击队”两个动漫作品,持续深化革命传统教育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