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评|拽断西湖松鼠尾巴,不只是不文明
马上评|拽断西湖松鼠尾巴,不只是不文明
马上评|拽断西湖松鼠尾巴,不只是不文明
断掉的小松鼠尾巴。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
居然有人在(zài)西湖边(biān)拔松鼠尾巴(wěibā)?日前,有网友爆料,在西湖边看到一名(yīmíng)男子在伤害小松鼠。6月13日,西湖水域管理处发布情况说明:陈某(男,46岁)于6月10日中午12时许,在湖滨公园游玩时,抓逗野生松鼠,并粗暴拖拽其尾巴,导致松鼠尾部断裂,负伤逃离(táolí)。后续将依法对陈某作出严肃处理。
无独有偶,今年(jīnnián)4月,也(yě)是在西湖,曾发生过鸳鸯被人用弹弓射死的(de)事件。灵动的小(xiǎo)松鼠,在林间跳跃;美丽的鸳鸯,在水中嬉戏,它们是西湖山水间的精灵,也是人类的好朋友。当人们沉醉于西湖这处绝世风景时,也一定会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和小动物。
然而,伤害野生动物事件一再发生,让人(rén)不安,也让人愤怒。小松鼠机灵活泼,天然吸引人,人们对(duì)它们多一些瞩目,并(bìng)不让人意外。生活中,不少人尝试给小松鼠拍照、打招呼,还算是比较友好的行为,但拽断其尾巴,未免太(wèimiǎntài)粗暴了。
游客能够轻易(qīngyì)抓得到小松鼠,也能表明,至少在此前相当一段(yīduàn)长的(de)时间里,人与松鼠的关系是融洽的,小松鼠未能察觉到人的恶意,愿意让人接近。
这一次,很难想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恶趣味,才(cái)会让这名男子悍然拽断松鼠的尾巴。尽管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尚未(shàngwèi)对类似伤害一般野生动物的行为有明确罚则,但毫无疑问,这样的做法(zuòfǎ)理应受到惩罚。
人(rén)与(yǔ)野生动物之间,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。作为强势的一方,人应该最大(zuìdà)限度地克制自己(zìjǐ)的行为,不要伤害野生动物,这样的克制和敬畏,并不是胆怯,而是出于(chūyú)生态平衡、万物生长的考量。松鼠也好,鸳鸯也好,它们在自己的安全区域活动,非但不会影响到人的生活,反而会为人类活动增色,为什么一定要去伤害它们?
现实生活(shēnghuó)中,一些人或图一时之快,或逞一腔之勇(zhīyǒng),以攻击小动物为乐,以残害小动物为能,实在令人齿冷。人不该野蛮对待野生动物,尤其是那些对人(duìrén)毫无危害的野生动物。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,也(yě)该友好对待生活其间的动物,约束自己的行为。
当然,种种伤害小(xiǎo)动物行为之所以屡禁不绝,也与惩治力度(lìdù)不够,违法成本太低有关。此次松鼠尾巴被人拽断,包括射死鸳鸯事件,管理部门都表示会严肃处理(yánsùchǔlǐ),释放了鲜明的信号。
当下之计,除了倡导游客不惊扰、不接触、不伤害、不投喂等“四不”,保持“友好”观赏(guānshǎng)距离外,管理机构(guǎnlǐjīgòu)更要(gèngyào)加强巡视巡察,及时干预制止不文明、不友善的行为。同时,也可以进一步细化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,明确(míngquè)对伤害野生动物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。
一定要认识到,并不只是“级别高(gāo)”的(de)野生动物需要保护,还有大量“不够级别”的野生动物,也是人类的好朋友,也不容肆意伤害。
澎湃特约(tèyuē)评论员 胡栖安
(本文(běnwén)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