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绿色印记,岁月沉香丨长沙县绿色食品“老字号”的时光答卷

体育正文 142 0

绿色印记,岁月沉香丨长沙县绿色食品“老字号”的时光答卷

绿色印记,岁月沉香丨长沙县绿色食品“老字号”的时光答卷

编者按:绿色食品,产自优良生态(shēngtài)、严循标准(biāozhǔn)、全程管控,是安全优质农产品的质量标志。历经(lìjīng)三十余年(sānshíyúnián)发展(fāzhǎn),湖南认证总数达3588个,全国第四。全省拥有十年以上认证企业103家、产品266个。近日,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联合红网,回访这些“十年老字号”,探寻绿色农业发展与企业坚守创新之路,共赴绿色未来。 金井茶园里,工作人员正在(zhèngzài)采茶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陈彦兵 长沙报道 初夏的金井(jīnjǐng)茶园里(lǐ),70多岁的周长树拂过茶树嫩芽,指尖沾染的露珠折射出晨光。 这片他守护了(le)四十余载的绿意(lǜyì),已连续26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,如同镌刻在时光中的一枚翡翠印章。在长沙县(chángshāxiàn),这样的绿色印记不止一处。 26年“金井”:一片绿叶的绿色长征(chángzhēng) 金井茶业集团(jítuán)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。然而,世纪之交的改制浪潮中,这家老牌茶厂一度风雨飘摇。转机始于一场破釜沉舟的抉择——时任负责人周宇力排众议,在(zài)全省率先扛起有机(yǒujī)茶种植与绿色食品认证的大旗(dàqí)。 “当时很多同行不理解,觉得投入大、管得严、产量还受限。”金井茶业(cháyè)办公室主任吴浪回忆。但周宇坚信(jiānxìn),食品安全是未来(wèilái)市场的命门,绿色食品认证就是叩开未来的钥匙。 认证之路是苛刻的自我革命。茶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投入品相关标准生产,以(yǐ)菜饼(càibǐng)、牛栏粪滋养土地;物理防虫(fángchóng)替代化学药剂,杀虫灯与(yǔ)黄板成为茶园常备;从茶苗到茶杯,全程监控覆盖每个环节。产量一时下降,但品质的“含金量”悄然攀升。 认证后销量跃升20%-30%,品牌价值节节攀高。如今,金井年产值近5亿元,加工能力达8000吨(dūn),一片绿叶完成了从生存(shēngcún)挣扎到(dào)行业标杆的蜕变。 未来,金井(jīnjǐng)目光更高,“将(jiāng)逐步淘汰常规产品,全力转向更高标准的有机茶。” 16载“鸿大”:一枚标签(biāoqiān)的环球通行证 在湖南鸿(hóng)大茶叶有限公司的(de)陈列室里(lǐ),一张泛黄的照片定格了历史瞬间——2001年,公司获得自主出口权,首批“高桥银峰(yínfēng)”茶叶远渡重洋。然而彼时,大包装散装茶虽走俏国际市场,却难逃低端标签的桎梏。 2009年,鸿大为“高桥银峰”成功申请(shēnqǐng)绿色食品认证,成为品牌跃升的关键落子。公司负责人周小虎深有感触:“消费者需要信任(xìnrèn)的凭证,国际市场尤其(yóuqí)如此。” 绿色食品认证重构了生产(shēngchǎn)逻辑。茶园里,黄板与太阳能杀虫灯(dēng)取代了化学药剂;车间内,自动化生产线确保全链条绿色管控;包装上,小罐精制茶取代了大包袋散装茶。一枚小小的绿色食品标志,让“高桥(gāoqiáo)银峰”与“高桥银毫”在国际(guójì)市场身价倍增。 效果立竿见影。“国外(guówài)客户参展时直接问‘哪些是(shì)绿色食品?’”周小虎说。绿色食品标志成了国际市场的硬通货。2014年至今,公司(gōngsī)销售额从300万元(wànyuán)猛增至5000多万元,产品远销欧美、非洲多地。 鸿大并未止步于出口荣光(róngguāng)。眼下,智能化生产线改造如火如荼,线上销售渠道加速拓展。“让湖南的绿色(lǜsè)茶叶香飘世界,也扎根国内沃土(wòtǔ)。”周小虎道出双轨并行的雄心。 14度春秋“宇田”:一篮蔬菜的智慧交响(jiāoxiǎng) 2007年,长沙县春华镇。退伍军人田善仁与几位乡亲成立宇田蔬菜(shūcài)专业合作社,决心在竞争激烈的蔬菜市场“种”出一条生路(shēnglù)。四年后,基地产品首获绿色食品(lǜsèshípǐn)认证,次年即被授予“国家蔬菜连片标准(biāozhǔn)园”称号。绿色,成为宇田突围的利刃。 “我们种辣椒,不光好看,关键是生态种植(zhòngzhí)!”田善仁言语(yányǔ)中透着自豪。 绿色理念催生了(le)独创的“五统一”模式:统一农资采购、种植规划、生产标准、销售加工与质量检测。这套严苛体系,为(wèi)品质(pǐnzhì)筑起坚实防线。 绿色种植背后更是科技赋能。在宇田基地,传感器网络(wǎngluò)深入田间地头(dìtóu),数据实时汇聚至智慧农情监测站。田善仁如今每天第一件(dìyījiàn)事是打开手机APP,远程调控遮阳网、风机与水帘,数据异常(yìcháng)还会自动报警,让“手机种菜”成为现实。 西红柿、黄瓜(huángguā)、辣椒(làjiāo)等十多个(shíduōgè)品类获得绿色食品认证,绿色品质打开了高端市场,带动276户社员增收,宇田(yǔtián)成为本地蔬菜产业的金字招牌,“家湘”品牌深入人心。冷藏库中,带二维码的蔬菜箱整装待发,扫一扫即可洞悉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。 在(zài)长沙县,金井、鸿大、宇田(yǔtián)三家绿色“老字号”的历程,是湖南103家十年以上绿色食品(lǜsèshípǐn)认证企业的生动(shēngdòng)缩影。它们的坚守与创新,为三湘大地3588个绿色食品认证(居全国第四)写下了有力注脚。 绿色食品认证之路,是(shì)一条用(yòng)匠心对抗速成、用远见超越短利的荆棘之路。金井的26年、鸿大的16载、宇田的14度春秋,非但未在岁月中(zhōng)褪色,反而(fǎnér)在时代更迭中历久弥新——它们用时间证明,绿色是农业最厚重的底色,更是产业最长久的红利。 目前(mùqián),长沙县是湖南绿色食品认证第一大(dà)县,截至2024年底,长沙县共有绿色食品企业46家,产品125个。 当消费者凝视茶叶包装上的绿色食品标志(biāozhì),挑选印有(yìnyǒu)可溯源码的蔬菜,这些“老字号(lǎozìhào)”的故事已悄然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。它们不仅守护着舌尖安全,更在绿水青山间谱写着乡村振兴的绿色诗篇。
绿色印记,岁月沉香丨长沙县绿色食品“老字号”的时光答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