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六安“爱心妈妈”刘会芹:促康复帮就业,为孤独症儿童家庭送去希望

体育正文 7 0

六安“爱心妈妈”刘会芹:促康复帮就业,为孤独症儿童家庭送去希望

六安“爱心妈妈”刘会芹:促康复帮就业,为孤独症儿童家庭送去希望

大皖新闻讯 有一群孩子,被称为(wèi)“星星的(de)孩子”,他们就是孤独症(gūdúzhèng)儿童。刘会芹是一名孤独症患儿的母亲。她带着(zhe)儿子艰难前行,渐渐走出“阴霾”。推己及人,将心比心(jiāngxīnbǐxīn),2023年,已成长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师的她回到六安,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,创立了公益性的六安同星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,用(yòng)满腔的爱为259户孤独症儿童家庭点燃了希望的烛光。

6月4日上午,在位于六安市金(jīn)安区望城街道安丰社区的(de)六安同星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基地,大皖(dàwǎn)新闻记者见到了2025年度“金安好人”刘会芹。

刘会芹是金寨人,今年47岁。2009年之前,她(tā)和丈夫在广州创业,经营着(zhe)一家轮胎厂,生活富足幸福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儿子(érzi)煜煜8个月大时被发现异常,“他不像同龄孩子那样对事物有灵敏的反应,喊他名字没什么反应,用敲盆的声音试探,也没反应,但对电视里播放的广告有感觉。”刘会芹说,2011年儿子被确诊为(wèi)孤独症,而且是中重度,如不接受康复训练,将会有终身性(zhōngshēnxìng)语言、沟通(gōutōng)、肢体协调(xiétiáo)、学习、睡眠等多方面障碍。

夫妻俩关闭了轮胎厂,踏上漫长的康复之路,“我先带着儿子(érzi)在(zài)广州康复治疗,然后又(yòu)到合肥市一家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,后来回到六安。”她说。

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,为了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,刘会芹在合肥摆过地摊(dìtān),还自学电商、研读(yándú)康复书籍,甚至以“学生家长”的身份扎根(zhāgēn)某康复中心,虚心求教。

一句“妈妈”让她流泪(liúlèi)

刘会芹说,儿子煜煜今年16岁了,从“0”认知开始,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和干预,目前也只能达到三四岁孩子的心智(xīnzhì)能力,“跟他(tā)讲话,一次性只能讲三到四个(sìgè)字,再多就理解不了了。”她说,煜煜一遇到刺激就会情绪暴躁、大吼大叫,现在(xiànzài)仍不能彻底改变。

不过,煜煜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。“他(tā)现在可以自己上厕所了。一开始他不知道刷牙要(yào)吐出水和泡沫,我就反复教,终于教会了。”刘会芹说,儿子六七岁时就学会用电饭煲煮饭,还知道煮饭前要把锅底上的水擦干净(gānjìng)。”“他已经学会炒两个菜了,是炒青菜和番茄(fānqié)炒鸡蛋,味道还真不错!”“有时候看到(dào)我额头有汗,他还用手帮我擦汗,知道心疼我了。”说到这些,刘会芹的脸上洋溢着欣慰(xīnwèi)的笑容。

2022年的(de)那个冬天,刘会芹(liúhuìqín)生病持续高烧。“儿子(érzi)一连三天陪在床边,寸步不离。我试着对他说‘妈妈好渴’,他居然听懂了,真的端了一杯水来。尽管是从自来水管上(shàng)接来的,我也能喝出甜甜的味道!”

儿子还有更让她“破防”的表现。“他开始(kāishǐ)学习喊‘妈妈’完全(wánquán)就是模仿,是无意识的。但前年的一天,他袜子没穿(méichuān)好想寻求帮助,就突然冲我喊了一声‘妈妈’。我一开始以为是幻听(tīng)(huàntīng),然后又听他喊了一声,才确认是真的,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喊我‘妈妈’。那一刻我该有多激动啊!泪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!”

成立协会帮助(bāngzhù)孤独症儿童

在带着孩子康复训练过程中,刘会芹潜心学习康复技能,向专家(zhuānjiā)虚心求教,渐渐把(bǎ)自己变成了专家——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师(语言及感统治疗专家),还在合肥一家(yījiā)康复机构当过老师。

刘会芹2014年才正式系统学习孤独症儿童(értóng)康复(kāngfù)知识与技能,2015年就经过考试拿到了专业资格证书。“是儿子一点一点的进步激励(jīlì)了我。”她说。

2018年底,刘会芹(liúhuìqín)带着“让孤独症家庭不再孤军奋战”的信念回到家乡六安,定居在(zài)金安区望城街道安丰社区

此后,在社区、街道、区民政部门等多方支持帮助下,刘会芹和(hé)志同道合的(de)孤独症儿童家长一起,赴上海、南京等地考察学习,于2023年成立(chénglì)六安同星心智障碍者关爱协会。这是六安市首个由家长自发组织的公益性互助(hùzhù)平台。

“我们三个月就成立了(le)协会(xiéhuì)第一支公益足球队。”她说(shuō),协会随后又成立了非洲鼓队、徒步队和(hé)篮球队,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活动,让孩子(háizi)在(zài)玩中学习,在学习中得到训练,促进康复。“有一个孩子今年11岁了,来的时候走路东倒西歪,参加徒步队训练5个月,现在已经可以正常走路了。篮球队有个孩子是叶集区的,每周一节课,上午九点上课,奶奶(nǎinǎi)早上五点钟就带着孩子出发,坐公交车到六安汽车客运南站,再转公交车……奶孙俩坚持一年,孩子取得(qǔde)了明显的进步。”

经过不懈努力,协会(xiéhuì)成员从最初的几个家庭扩大到(dào)259个家庭(297名孤独症儿童),“我们的初衷就是帮助孩子们成长,完全公益性的,只收一些教师费、志愿者(zhìyuànzhě)打的费用和购买(gòumǎi)保险的费用,很低。”她说。

想方设法为孩子们找出路(zhǎochūlù)

考虑到协会里很(hěn)多低龄孤独症儿童经过训练后(hòu)有(yǒu)所进步,有继续上学读书的可能,刘会芹(liúhuìqín)就与协会成员协商并得到社区以及相关小学的帮助,2024年暑假举办了(le)一个“幼小衔接班”。“第一期30个孩子中,有20个上了小学,8个上了特殊教育学校。”她说,这个结果让大家很满意,今年准备继续办。

此外,考虑大龄孩子的(de)支持性就业问题,协会创办了“心星工坊”,让孩子和家长参与(cānyù)进来,做手工花、石头画(huà),开拓产品,然后组织进社区义卖(yìmài)活动,用义卖来的钱给“上班”的孩子们发工资。“有次母亲节义卖,一个孩子因成绩突出拿到了200块钱,大家都为他高兴。”她介绍说,现在(xiànzài)许多(xǔduō)社区搞活动,都主动邀请他们去义卖。“高考中考即将到来,已经(yǐjīng)有19个物业公司购买了手工坊的手工花,街道也(yě)订购了一批向日葵手工花,还插上‘金榜题名’字样,准备在高考和中考期间使用。”

大皖新闻记者参观了“心星工坊”,看到(kàndào)里面摆放了许多(xǔduō)配件和成品,除了手工花和石头画,孩子们还制作了一批手工皂,闻起来芳香四溢。“终有一天,他们能凭双手赢得(yíngde)尊严。”刘会芹充满信心地说。

“我带着儿子在这边生活(shēnghuó),孩子爸爸十分辛苦,给我们提供生活费,我平时(shí)尽量抽空出去摆摊,补贴一点(yìdiǎn)家用。生活够用就行,只要孩子们在进步,协会在发展,就知足了。我觉得我已经走出最黑暗,付出也(yě)越来越(yuèláiyuè)有意义,面对可爱的孩子们,我每天(měitiān)的心情都充满了喜悦,尤其是孩子们老远就喊我‘刘老师’‘刘妈妈’时。孩子们就是我和协会继续奋斗下去的最大动力!”她说。

“她是很有爱心的(de)母亲,也是照亮孩子(háizi)们的一束光。”安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驰评价说。

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(bàodào)

六安“爱心妈妈”刘会芹:促康复帮就业,为孤独症儿童家庭送去希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